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悠遊釣魚城雜感

去年歲末,穗城大寒,歷年未遇。正苦於無處避寒,正好有朋友邀我同遊重慶,於是欣然前往。
    以前在暑天是去過重慶的。印象中的山城總是被白色的太陽肆無忌憚地逼視的。一出機場見到這冬日的山城和灰色的霧靄緊擁曖昧,再難見到太陽直逼的眼神,山城在隱約中浮動。走馬觀花了一天,在燈火闌珊中入睡。

    第二天清晨去釣魚城。西方人稱之為“東方麥加”、“上帝折鞭處”的這座小城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屢次在渝滯留皆因各種原因無緣得見。釣魚城是全國古戰場遺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指揮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哥大汗即崩於此城之下。

    在十三世紀的歷史上,蒙古汗國的軍隊是一支震撼世界的可怕力量,它三次西征,鐵騎橫掃,使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四十多個國家,在其鐵蹄下殘破,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大帝國。羅馬教皇曾驚呼道這是“上帝的罰罪之鞭”這支鞭不可一世,它指向那裏,鐵騎就打向那裏,誰敢阻擋它,就“粉身碎骨,灰飛煙滅”。然而這一常勝之師,卻阻擋在釣魚城下,屢戰屢敗,損兵折將,對這小小的彈丸之地,卻無可奈何,以致一敗塗地,竟連蒙哥大汗和汪德臣等大將均受傷而死。“上帝之鞭折此城下”,而釣魚城仍巍然屹立。

    釣魚城屹立在重慶市東城區海拔標高391.22米的釣魚山上。它是宋蒙(元)戰爭時期的著名戰場,1961年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月12月再次由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釣魚城枕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之口,形勢險絕壯麗。750多年前的南宋晚期,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事餘王玠為抗擊蒙軍入侵,採納播州(今貴州遵義)冉進、冉璞兄弟的建議築城釣魚山,並徙合州及石照縣治其上,屯兵積糧作為重慶屏障。

    從西元1243年至1279年,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玨的率領下,憑藉釣魚城天險,攖城固守,浴血奮戰,歷經大小戰鬥200餘次,抵禦了蒙元傾國之師,創造了守土抗戰36年一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跡,取得了擊斃蒙哥大汗(元憲宗),迫使蒙古帝國從歐亞戰場全面撤軍的輝煌勝利。釣魚城由此以“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偉績震驚了世界。

    釣魚城是改寫世界中古歷史的中外名城。在釣魚城2.5平方公里的重點保護區內,現存有8公里城垣、8道城門,以及炮臺、墩臺、棧道、暗道出口、水軍碼頭、兵工作坊、帥府、軍營、較場、天池、泉眼、腦頂坪(蒙哥中炮傷處)等宋、元軍事及生活設施遺址。還有唐代懸空臥佛、千佛石窟、彌勒站佛和古遺址釣魚臺、800年古桂樹、天泉洞、薄刀嶺、三龜石、護國寺、忠義詞、三聖岩、魚城煙雨、魚山八景等名勝古跡。

    “嘉陵江上風煙滾滾,釣魚臺下浴血鏖兵。且看上帝折鞭處,半壁河山一柱撐。”這首短詩道出了釣魚城“獨釣中原”的歷史。“釣魚城何處,遙望一高原。壯烈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這是陳毅元帥對釣魚城的讚美……作為古戰場且具有“雄、險、奇、秀、幽、古”獨特風貌的遊覽勝地。歷代以來,無數名人豪士紛紛潑墨古戰場,為釣魚城增添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現在,釣魚城不僅擁有文天祥、劉克莊、楊升庵、張佳胤、陳毅、郭沫若、周穀城、張愛萍、劉白羽等名家的吟詠,而且還保留著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何應欽、張治中等國民黨軍政要人的摩崖題記。

    1987年4月22日,李鵬、鄒家華同志在參觀考察釣魚城時,還欣然為釣魚城題寫了“橫掃歐亞無敵手,一代驕子折釣魚”和“萬古千秋”的題詞。

    從重慶出發開車的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博士小姐。一個多小時的前搖後撞,公路曲折向上,看到景點字樣的時候,心竟怦然而動。迫不及待下了車,重慶人對國粹麻將的鍾情讓我驚詫的同時也欽佩不已!數九寒天,售票處前的坪裏幾位先生女士築城正酣,旁邊鶴立幾位則指點江山,一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態度。

    一行三人買了票,倒不貴,拾圓一人。看到來了人,先前幾位觀戰的候補委員們圍了上來,毛遂自薦要做導遊。我只好趕忙多次言謝,不停地聲言豈敢打攪雅興,自顧自信馬由韁便好。見我等油鹽不進,幾位以不屑的神態呈放射狀散開,重回麻壇觀戰不提。

    釣魚山地形獨特,山下是天塹,山上是層巒疊障,鵝卵石成堆。山頂南面有一突兀的大石,相傳滄海橫流、洪水氾濫時期,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長竿垂釣嘉陵中,得魚以救民饑。這大石上至今還留有長1米的巨人足跡和插釣魚竿的石孔,稱這大石為“釣魚臺”。“釣魚山”、“釣魚城”均由此而得名。

    從售票處一轉就是古軍營。我是不敢稱其“古”的,實在因為仿的品質難以稱道。軍營前則是條石建成的直通城牆的馬道。漂亮的博士小姐討厭一切古代的事物,起碼絕無興趣。只是出於禮貌和高學歷理所應當隨帶的素養不好掃了我流露的興致,也好,各有所好,落得清閒,雖然帶了些沒有美女同遊的醋意。

    遊人稀落,清冽的冬的空氣讓古道添了幾分幽靜。條石鋪陳的馬道兩側綠樹弄娑,薄霧如紗般在樹頂輕舞,清風拂面,若不是路邊插著幾面像好些天水米未沾牙導致精神極度萎靡的牙旗的提醒,真會有了錯臨仙境的感歎。

    直行便到了城牆邊,名副其實的石頭城!絕壁之上條石壘城,絕壁之下溝壑縱橫,再下就是嘉陵江。據城遠眺,山抹微雲,霧靄把近處的水連到了遠處的天上,把遠處的天帶到了近處的水中。有些石濤畫意。南宋地理方志《方輿勝覽》的《合州》卷言: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跡,相傳異人坐其上,投釣江中,山以是名。

    釣魚山下三面據江,順巨大的鉗形江流,則是激流險灘。城的西、北、南三面幾為絕地,陸上的攻堅只可能來自東向。這樣的地勢,冷兵器時代的大型攻城器械全無作用,更何況是不擅攻堅擅野戰的蒙古騎兵。

    摩崖石刻曲折向上,繞過一叢松柏,就是九口鍋,天池,護國寺所在。此時不覺已是細雨霏霏,山風掠過輒有松濤之聲,緩急有序。薄雨與山霧齊舞,松濤與山風同嗚。應算得莊子說的天籟。

    所謂“九口鍋”,實際是在一塊巨石上鑿得九個鍋狀石坑,所為何用?此即其時守城軍士用來碾壓火藥的臼。別看趙宋三百餘年和遊牧民族作戰幾乎是屢戰屢敗還屢敗被迫屢戰,人家可是中國歷代王朝中常備軍最多,新兵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朝代!

    其後的皇帝們重文輕武,軍人地位比起前代一落千丈。兩宋重文輕武,太祖留下遺訓,趙氏後代,不可濫殺一個讀書人。兩宋起始至終三百餘年,亦為歷朝歷代對文人最寬容的朝代。基本無一個趙家皇帝殺讀書人。因此兩宋文風為五代之後之最,超級文人輩出,而武人地位為有史以來最低,幾乎沒出過一個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將領。

    九口鍋的後面是天池,擁繞著護國寺。不知是天氣原因抑或是疏於打理,水是渾的,已難於看到魚戲蓮葉間的景致。多少有些敗興。

    護國寺兩邊題刻的“寺名護國孤峰飛,城號釣魚三江送”的對聯就在眼前,寺廟建於唐。具體時間我沒考證過。全寺不算大,但幽然靜遂,寺內古木猶如華蓋。建築背倚山嶺,前方開闊。層次清晰合理。主空間為古典對稱的官式建築手法,掩映於古木之中,威嚴肅穆。

    向兩側延伸的次空間則有些江南園林味道。左廂房作了展廳,展示釣魚城防禦戰的內容。只是展示手段老舊,製作粗糙不堪。兩組雕塑不知出自哪位現世的高手?幸好作者聰慧,未留下姓甚名誰。右邊廂房則是若干尊唐石刻佛造像,有幾尊佛造像有北魏風格,或是初唐時期作品。或止一頭,或得殘軀,全者無多。

    時間總是在眼光的留連中流逝,天竟暗下來了,只好勉強別過這曾經金戈鏗鏘而又幽深靜謐的古城,我總是愛這城並憶起它的,它也會時常出現在我眼前,和那裏的霧一起。

(本文已被流覽 793 次)  


發佈人:yuqu
→ 推薦給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簡便的鯽魚釣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