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咖啡館的門——徐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25 16:30:24

本是打算看些有關日本茶道的書籍,但在看到書架上那本薄薄咖啡色小冊子後,所有的計劃就此擱罷。

       《打開咖啡館的門》是一本圖片文字結合的集子,作者張耀既是一位攝影師也是一位作家。藉著作者的視角和文筆,西方的咖啡之門緩緩打開。

咖啡在西方的歷史地位正如茶於東方一般重要——千古流傳,萬里飄香。縱然咖啡是整個西方的共有品,但西方咖啡的始祖卻的的確確是東方血脈——中東傳入的奇物(雖然咖啡本身是東非高原的奇特植物)。咖啡伴著奧斯曼的鐵驥踏入西方大平原,西方民族在反抗的鬥爭中卻欣然接受了敵人的口味。咖啡首先在邊境的維也納地區扎根流行,再由精明的猶太商人傳至歐洲內陸,最後具有冒險精神的西歐人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播撒咖啡的種子,小小的咖啡豆就這樣統領了世界的口味。

咖啡的歷史絕比不上東方之茶的悠久,但其獨特的品味卻絲毫不遜色,咖啡館滋養著歐洲人脾胃與心境。西方的咖啡館因國家地域的差別都有著許多不同,但對於並不熟悉西方文化的我們,西方咖啡館的籠統映像就只是:柔和的燈光不論白天黑夜的籠罩著咖啡館的空間;小小的一張圓桌始終只有兩人的座位;座椅排列的很密集,但卻沒有人覺得擁擠;穿著白色襯衣黑色背心的侍應生單手拿著銀色的托盤來回穿梭於客人之中;客人或兩兩淺談,或獨自看報,,或只是靜靜的坐著冥想,唯一相同的是手中捧起的杯具。咖啡館時常滿座,但人們卻只在自己的空間中生活,人與人之間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親密距離。一道薄薄的牆就能夠將世間的嘲雜隔絕,只留下屬於自己的安靜。這或許就是咖啡館的神奇之處,也是咖啡的神奇,歐洲人不需要在桃花源中也能夠尋求到安寧,烏托邦過於遙遠,一杯濃濃的咖啡就夠了。

咖啡館的飄香同樣見證著歐洲的歷史的變遷。咖啡在成為大眾飲品之後,咖啡館自然也成為最平常的公眾場所。咖啡館裡允許各階層同飲一壺咖啡,卻只有有著共同「語言」的人才會共坐一張咖啡桌。咖啡館裡最耀眼的客人永遠不是高貴的皇族,也不是富有的商人,而是激進的政客與出眾的藝術家。難以想像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竟是始於「皮考羅咖啡館」,難以想像民主思潮的中心竟積聚於「福耶咖啡館」,難以想像舒伯特的圓舞曲最初竟是在「維也納咖啡館」誕生的,難以想像「環城咖啡館」(或許稱作「環城咖啡街」更合適)竟會融合這眾多的戲劇藝術,難以想像「大學生咖啡館」的熱情,「作家咖啡館」的沉穩,「記者咖啡館」的繁忙……「咖啡館裡不只是咖啡,桌椅,杯具,書籍,喝咖啡的人都已成為她的一部分」——愛麗絲咖啡館的老主人如是說。咖啡館與其說是建築不如說是藝術,咖啡館的魅力或許正在於此——在有限的空間中空間為人們提供無限的舞台。

現在,咖啡館不再局限於室內。港口咖啡、廣場咖啡、街頭咖啡也越來越受到快節奏生活人群的喜愛。聖·馬可廣場上悠久的廊柱下的咖啡桌混雜著疲憊但愉悅的遊人與愜意的當地居民,千年不變的餘暉靜靜地普耀大地;威尼斯港口旁鹹鹹的海風卻吹不掉咖啡的清香;甚至在最繁華的格林斯坦大街上仍可以看到「格林斯坦咖啡館「的玻璃大招牌。場地在變,形式在變,但不變的是沉溺在咖啡香氣中的滿足。

       合上書,彷彿能嗅到咖啡的香氣,只希望有機會能品到這些美味,而不是只在「雀巢」中溺亡。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曆

« 2024-12-09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我的存檔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30
  • 日誌數: 3
  • 建立時間: 2009-05-25
  • 更新時間: 2009-05-25

RSS訂閱

Open Toolbar